
【女生理財】「有錢就身痕」提早預支你下一個十年的快樂!養成4個理財習慣擺脫月光族
很多打工仔無論人工高不高,都是抱著「會洗錢才會賺錢」的心態去享受生活,見到喜歡的東西就買買買,結果變成月光族,甚至入不敷出,最後欠了不少卡債。其實,「有錢就花掉」的享樂人生已經提早預支了你下一個十年的快樂,如果你想擺脫月光族,今日開始養成理財習慣,未來才會有更好的生活。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一、理財從節流做起
先從掌握支出和規劃預算做起,這樣就可以清楚自己的錢都花在哪裡,而最簡單的掌握支出做法,就是「記賬」。你可以用筆記簿、Excel或任何一個記賬APP來紀錄你每個月的生活開支,並堅持紀錄至少一個月,當有了一個月的紀錄資料之後,就可以開始分析收支狀況,知道哪些是不必要的花費,然後你就會作出調整。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二、再節流 收入支出做好分配
理財目的就是累積財富,讓自己過更好的生活,然而,分配收入支出的重點在於「先支付自己,再制定生活預算」。大多數人在出糧之後,第一時間就是想清掉各種賬單,這種作法就是「先支付別人」,所以要開始轉變自己的思維,養成新習慣:每次出糧先將一筆固定金額轉移到能夠幫助自己財務自由的地方,例如緊急預備金的儲蓄戶口、幫助財富成長的投資戶口等,剩下的錢才是償還債務、付賬單及日常消費。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接下來就進入「收入支出規劃預算」。大多數人在沒有限制支出的情況下,會有種「我還有錢」的錯覺,結果未到月尾就將錢花光了,所以一定要設下花錢底線。建議使用「六個罐子理財法」,將每個月的收入分配到6個銀行戶口:
1. 財務自由賬戶
運用在「產生被動收入」上,例如投資,讓你的錢開始幫你工作,錢生錢,以達到財務自由。
2. 教育賬戶
「投資自己」非常重要,建議報讀課程或興趣班以提升自己的技能和價值,繼而提升賺錢能力。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3. 生活必須賬戶
支付生活基本開支,例如伙食費、交通費、保險費等。
4. 長期儲蓄再花掉賬戶
用來應付不時之需或金額比較大的花費,例如換新電腦、旅行、買樓首期等。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5. 玩樂賬戶
用來吃喝玩樂、享受生活,例如睇電影、做Facial、去高級餐廳聚餐等。
6. 奉獻賬戶
有時候難免會請人食飯、送禮物等。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三、開源的第一步:投資自己,提升時間價值
省下來的錢始終有限,但是賺來的錢卻是無限。「節流」過後,就要懂得「開源」,第一件事就是提升自己的時間價值(投資自己)。根據自己的工作性質或興趣,從教育賬戶拿出錢報讀課程以提升自己,不但獲得上司賞識有機會被加人工、升職,同時亦能從中發掘到其他賺錢的機會,例如可以找多一份兼職以賺取額外收入。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四、再開源:爭取升職加薪
找多一份兼職就是要你犧牲放工後或放假的時間,所以建議同上司爭取加人工才是效率最高的「開源」方式。不過,在向上司開口之前先看看自己是否有為公司創作價值,例如賺更多錢或省更多錢、幫上司解決問題等,如果你有貢獻或價值,就有談判加薪的籌碼。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一個人是否懂得理財。會有截然不同的人生。從今天開始好好分配收入支出,不要忘記投資自己以爭取加人工來增加主動收入,好好同金錢做朋友,這樣你才會有更好的生活。
Text: TopBeauty Editorial
更多相關文章
【疫市理財】疫情被逼扣薪難儲錢?培養5個習慣疫市下一樣儲到錢
05 Apr 2021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1. 減少生活開支
在收入減少的情況下,首先要節流,減少日常生活不必要的支出。基本的生活開支例如租金、水電煤、日用品及膳食,其餘的娛樂消遣例如外食、行街、買衫除外,亦要重新定義所謂的「不必要」開支。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2. 調整儲蓄目標及方法
許多理財專家建議我們至少要準備3至6個月的緊急儲備金,不過每個人的情況各有不同,若果把門欄設得太高,就會大大減低儲蓄的動力,所以儲蓄要因應個人的經濟狀況而定。舉個例子,假設被扣人工,可以由每月固定的儲蓄金額改為收入減去開支剩下的金額儲起。千萬別在意儲蓄的金額比以往少,因為養成儲錢的習慣遠比儲蓄的金額重要。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3. 減少網上消費
疫情期間,大家多了時間留守家中,此時科技的發達給我們帶來便利,鼓勵我們網上消費,就算足不出戶都能彈指之間買到任何物品。不過, 網購為大家帶來更快捷的消費模式,卻可能導致人們衝動和過度消費,在付錢前,我們先學會如何控制購買的慾望。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4. 別頻繁地提取儲蓄
每個人對銀行帳戶的結餘的感受不盡相同,有部分人會因為會因為帳戶結餘而缺乏安全感。所以,當我們從帳戶提取儲蓄時,應時時刻刻注意提款的頻率會否過高,並在不知不覺間使用太多金錢,影響你對財務狀況的信心。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5. 多使用公共資源及福利
如果受疫情影響導致收入大減,千萬別忽略社會上的各種援助,例如政府的補貼及紓困方案,甚至交通優惠等。另外,想要再精明一點,多留意各種優惠才入手,皆因小數怕長計,收入有限的情況下慳得一蚊是一蚊。
Text: TopBeauty Editoria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