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舒服的友誼狀態「無需回應式友情」久不聯繫不尷尬 在需要時對方會說:我一直在
三毛曾说:「知交零落實是人生常態,能夠偶爾話起,而心中仍然溫柔,就是好朋友。」真正的朋友,並非每日黏在一起就叫真朋友,亦非需要經常聯絡才能保持友情,而是就算不常聯絡,想找他的時候不會感到尷尬,甚至是每次見面仍能像初識般熱絡,這樣剛剛好的距離讓關係更自在。
Photo from ig@annie_manchunghan
無需回應式友情
以前我們認為好朋友就應該整天在一起、經常保持聯絡,這樣才突顯彼此的親密。不過,年紀越大就越發現原來真正的朋友是不用經常黏在一起,就算很久才見一次,但每次見面仍有很多聊不完的話題。當你想分享的時候就找她,但你根本不在意對方會不會回覆你,而且有時候可能聊著聊著,對方就不見了,隔了一段時間又繼續聊。
Photo from ig@jenniferjshum
對話陷入沉默也不會尷尬
有時候聊天難以會陷入冷場,但真正的朋友,就算突然陷入沉默時也不會感到尷尬,根本就毋需顧慮任何事情。原來這種朋友,能令你感到非常安心、自在,你們在一起時可以各做各的事,你不會懷疑他冷落你,他亦不用擔心自己做錯了什麼。
Photo from ig@@elaine_yiu
只有你能理解我的負面情緒
當失落的時候,你想找個人來傾訴,他是你第一個想起的人,你在他面前展露最脆弱的一面,他會傾聽、理解你所受的傷,不會認為你的負面情緒會影響到他的心情,因為他知道每個人都會有低潮,並相信下次你也會以同樣溫暖的方式陪伴與安慰他。
Photo from ig@myoliemyolie
這就是對這段關係的信任
在一段關係中,不用小心翼翼,也不會患得患失。就算對方不回覆自己,亦不會擔心是否自己說錯話、得罪對方了,又或者對方是否覺得厭煩了⋯⋯因為我們的友情,不需要對方一直陪在身邊,但在我需要的時候,你會出現,並說:「我一直在」。
Text: TopBeauty Editorial
更多相關文章
人際關係斷捨離:交情不是友情!審視朋友圈把時間留給對的人!
20 Dec 2021
踏入2021年尾,人總習慣要回顧這一年的自己做了些甚麼事,然而普遍聽到的都是「年頭許過的願、要做的事,來到年尾依然停番在空想的階段」,有人說想做就去做吧!的確,我們都不知生命的終點會在何日降臨,但人愈大彷彿就愈不敢大膽向前,好像有太多的負擔與成本令自己躊躇在原地。撇除個人目標,人是群體生活動物,不論是友情、愛情甚至職場,我們都無法避開與人之間的接觸,但接觸愈多,煩惱也隨之而來。人生的圈子需要斷捨離,你才有空間留給對的人。
Photo from Pinterest
識人比識字更好?
「識人比識字更好」這句話相信你在踏入職場後更有深刻的體會,只是不斷累積朋友圈真的是百利而無害嗎?也許你該審視一下朋友圈裡真的全都是好朋友嗎?太多的人際關係有時也許會令你負荷不了!
Photo from Pinterest
有些人是你運氣好沒跟他們做朋友
「不用一味怨嘆自己沒朋友,有些人是你運氣好才沒跟他們成為朋友。」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成為朋友,有些簡直是來勒索你情緒的,能遇上聊得來又性格相近的人不易,不需勉強、為難自己。有時候明明對方已經觸到我們的底線,可是我們卻會說服自己還是算了吧!也許是你「捨不得」一段關係因自己的個人情緒而被破壞,但要知道的是,「一隻手掌是拍不響的」,別人以這樣方式對待你,也許亦是你長期以來的「默許」使然,一時的容忍所換來的不一定是長遠的友好相處,反而是更痛苦的糾纏。
Photo from 徐若瑄 Vivian Hsu
Photo from Pinterest
交情還是友情?
年輕時我們一遇到「知心」便會瞬間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然後恨不得把所有關於自己的所有都掏心掏肺的交給對方,長大後你會明白想加深友誼,還是需要一定的深度與速度才行,漸漸我們都會明白「慢熟」也是種保護自己、保護友情的好方法,就讓時間來為你見證吧。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生命能接納的人其實有限
長大都會開始追求舒服感,合不合得來,其實在深度交談過後大家都會感受到,要學會管理人際關係而不是讓關係來管理你,承認吧!我們內心其實能接納的人有限,定期清理你的朋友圈,讓自己的內心可以更為舒適自在。久久積存而又無意義的關係猶如雜物積聚,就讓你的生活只留下對的人吧!不健康的人際關係,就算你人脈再廣也毫無意義。
Text:TopBeauty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