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奢侈品一定要舒適,否則就不是奢侈」女人穿褲子的先驅,《少女香奈兒》告訴你Chanel真正哲學。
不知道大家對Chanel的認識有多深呢?其實Coco Chanel本人出生非常平凡,自小就需要靠自己雙手努力工作,而她一雙巧手、高超的縫紉技巧和對於社會性別定型的不滿,讓她成為了今天我們所認知的時尚icon。電影《少女香奈兒》不只在選角上非常用心,並通過Coco Chanel的個人經歷,帶出香奈兒品牌的設計哲學,以及帶出了女性如何在年代和社會的制約下,突破階層和性別的限制,重新定義和發明自己。
1. 來自孤兒院,「Coco」源自她的藝名

Chanel品牌名字取自她本人的姓氏,但其實「Coco」是她的藝名,原名為Gabrielle Chanel的她,母親在她年輕時病逝,她在很小的年紀住過孤兒院,也學會了縫衣的技巧。起初,她在咖啡酒廊工作,日間為表演者的裁縫,晚間則是酒廊歌手,賺取微薄的薪金和貼士。
2. 以帽子起家,以裁縫技巧突圍而出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孤兒院裡面的修女在她小時候所教授的縫紉技巧,讓她改變了自己的命運,一雙巧手,從來都是高級時裝的靈魂。不只Coco Chanel,其實連新生代英年早逝的Alexander McQueen都是以天才般的縫紉技巧進入時尚界,讓他有了發熱發亮的機會。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在1910年,Chanel首家店舖在巴黎康朋街開幕,起初只賣她親手設計的帽子。她賣的帽子並不是充滿羽毛裝飾、大紫大紅的款式,反而是黑、白和卡其色系的簡單風格,這讓許多渴求前衛和改變的女士紛紛慕名前來買一頂度身訂造的香奈兒帽子。後來她加入成衣、香水(Chanel N°5)等業務,成為今天我們熟悉的香奈兒王國的雛形。
3. 水手裝、褲子,由她引入上流女士之間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奢侈品一定要舒適,不然就稱不上是奢侈。」1910至20年代,Coco Chanel開始出入上流社會的活動,由賽馬到派對從不缺席,但是她發現女士們不是頭頂上戴著太花俏的帽子,就是穿著不舒適的長裙,在泥地行走、騎馬或者在海邊散步的時候,根本都無暇好好享受。她自己本人則作為簡約先鋒,在電影中,她在出席賽馬比賽時,穿著自己裁縫的格仔裙,布料並不是奢華的,但是造工一流,線條也簡單,帶出女性「Sleek」的身材剪影。此舉其實非常勇敢,尤其是在云云穿著花花綠綠的女士之中。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最值得一提的是她解禁了女士不可穿褲子的社會傳統。因為她認為裙子和束腰不只限制了女士的行動力,也間接影響了女性在社會上的地位。女性總是被視為男士身旁的女伴,需要緩慢地走路、被男士扶著和用來「觀賞用」,在運動場合或其他公眾場合的參與率也因此降低。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衣服對於香奈兒來說,不單單是用來裝飾自己,而是能夠看見社會對女性的制約程度。 她破格地自己帶頭穿上高腰和闊腳的 Palazzo Pants 出席上流場合,當初令人譁然,但歷史證明她此舉極具前瞻性。Palazzo Pants既能帶出女性的腰部線條,看起來修長高挑,在中性的同時不失女人味。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1930年代荷里活的兩位女強人 icon —— Katharine Hepburn和 Marlene Dietrich,都愛穿 Palazzo Pants。而1950年代活躍的 Audrey Hepburn和2000年代冒起的Emma Watson,某程度上也承襲了這種香奈兒的 Boyish Charm 。在法文裡,「Gamine」一詞正好形容這種香奈兒的簡約美學:「男孩子氣、瘦削的淘氣女生」。
4. 鏡子迴廊,第一次的時裝秀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我們今天熟悉的香奈兒總店,位於巴黎的康朋街31號。在1910年代,Coco Chanel的辦公室、店面和起居都聚集在這一棟建築物。在電影最後一幕,香奈兒的時裝秀,就是在這個地標裡面的鏡子迴廊展開。我們看到Coco Chanel獨自一人坐在樓梯上,鏡子反映著模特兒的影子,而她已經不是當初及寂寂無名的那個她,而是充滿自信、開創了風潮、成功重新發明自己身份的一個女性。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康朋街31號這座3層高的建築物,地面是展示和售賣香奈兒服裝的地方,而鏡面迴廊連接的,是Coco Chanel位於2樓的起居套房。一層層的樓梯和鏡子,就是她工作和日常生活之間的橋樑,彷彿她本人就是品牌的靈魂所在。每次展出衣服,都親力親為地檢查和修改,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5. 主演的Audrey Tautou亦做過Chanel代言人
 Photo from  Pinterest
Photo from  Pinterest
法國演員Audrey Tautou與Coco Chanel本人非常相似的臉孔,而且氣質一樣,演起來非常神似,而在現實中,Audrey Tautou是個好戲之人,曾經演出過《天使愛美麗》而蜚聲國際。除此之外,她曾經被稱為「香奈兒的繆思」,並在電影推出的同一年,取代了 Nicole Kidman擔當Chanel N°5香水代言人。
當我們在追求Chanel的logo同時,或許這些品牌背後的故事和Coco Chanel的前瞻性,會讓我們在購買的時候,少一層膚淺。時裝從來都不是關於表面,而是關於生活態度、突破框架和表達真我,而在Coco Chanel身上,我們看得見她如何表達出不一樣的女性美,也為後世的反叛女人奠下了好榜樣。
Text: TopBeauty Editorial
Photo Source:Pinteres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