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是不婚主義,只是在等那個能和我一起享受自由的人!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結婚」這兩個字彷彿與「買房」、「生子」、「努力向上」緊緊綑綁在一起,成為人生清單上一個必須打勾的項目,社會氛圍也無形中塑造了一種「成家立業才是圓滿」的價值觀。於是,許多人為了符合期待,為了那份看似穩定的未來,努力尋覓著符合條件的另一半,然後按部就班地走入婚姻。但時代的巨輪滾滾向前,年輕一代的想法也悄然發生著變化。「自由」二字,在他們的心中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看著高漲的房價、沉重的育兒壓力,以及為了所謂「成功」而疲於奔命的生活,許多人開始反思:婚姻的本質究竟是什麼?難道就一定得是負重前行,失去自我嗎?
不婚的表象下,是對「一起耍廢」的渴望
Photo from IG@dualipa
在這樣的價值觀之下,「不婚主義」開始在年輕族群中蔓延,但仔細探究,許多人並非全然抗拒愛情,也並非鐵了心要孤老終生。他們只是在等待,等待那個能與自己共享一份輕鬆與自在的關係,等待那個願意和自己一起「耍廢」的人出現。
一種全然放鬆的相處模式
Photo from IG@hyunah_aa
這裡的「耍廢」,絕非貶義的頹廢或不思進取。它更像是一種卸下生活重擔後的放鬆,一種在彼此面前展現真實自我的坦然。想像一下,結束了一週的疲憊工作,週末的早晨,兩個人可以窩在沙發裡,穿著寬鬆的睡衣,漫無目的地滑著手機,有一搭沒一搭地聊著無關緊要的話題。可以一起訂一份豐盛的外賣,邊追著無腦的偶像劇,邊毫無形象地大笑。可以一起在家裡體驗一場慵懶的電影馬拉松,任憑時間靜靜流逝。
檢驗情感契合度的試金石
Photo from IG@hyunah_aa
這種「一起耍廢」的時光,不需要刻意營造浪漫,也不需要強求共同目標,它只是純粹地享受兩個人的陪伴,享受那份幸福和舒適感。在這樣的關係裡,沒有誰需要扮演積極向上、努力奮鬥的角色,可以坦然地展現自己的疲憊和偶爾的放空。你知道身邊的這個人,會理解你的「間歇性厭世」,會包容你的小懶惰,甚至會加入你的「耍廢」行列。
讓愛情在平淡的日常中保持溫度
Photo from IG@realbarbarapalvin
相較於過去那種以物質為基礎、目標導向的婚姻,現代人更渴望一種情感上的共鳴和精神上的契合。他們希望找到的伴侶,不僅僅是生活上的盟友,更是靈魂上的知己。而「一起耍廢」的時光,恰恰是檢驗這種契合度的最佳方式。在最放鬆的狀態下,你們是否依然能感到自在?是否依然能找到彼此的樂趣?是否依然能感受到那份理解和陪伴?
Photo from IG@haileybieber
當然,婚姻並非只有「耍廢」,它也包含著共同面對生活的挑戰,互相扶持,一起成長。但「一起耍廢」的能力,卻是這段關係中不可或缺的潤滑劑。它能讓彼此在行程滿檔的生活中找到喘息的空間,能讓愛情在平淡的日常中保持溫度。
一起在平凡生活中找到樂趣的人
Photo from IG@dualipa
所以,不是不婚,只是看多了為了結婚而結婚的例子,看多了在婚姻中漸漸失去自我的身影,年輕一代更加謹慎地對待這份承諾。他們不排斥愛情,不拒絕婚姻,只是在尋找那個能與自己擁有相同頻率,能理解並接受自己偶爾想要「放空」的需求,能一起在平凡生活中找到樂趣的人。
我們想要的,是能一起在沙發上分享無聊時光的伴侶
Photo from IG@hyunah_aa
他們想要的,或許不是一場盛大而隆重的婚禮,而是一個能在沙發上與自己並肩而坐,一起分享薯片和無聊時光的伴侶。他們期待的,不是一個必須時刻努力向上的配偶,而是一個能和自己一起享受當下,一起把「無聊」變成「浪漫」的人。
在找到那個願意和自己一起「耍廢」的人之前,單身或許是一種更自在的選擇。因為他們明白,真正的幸福,並非來自於婚姻的形式,而是來自於找到那個能讓你卸下所有防備,舒服地做自己的人。而那個人,或許正和你一樣,也在茫茫人海中,等待著那個能一起「耍廢」的靈魂伴侶。
Text:TopBeauty Editorial
Photo Source:IG@hyunah_aa、IG@yejinhand、IG@haileybieber、IG@dualipa、IG@realbarbarapalv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