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本土旗袍美,29+1香港旗袍設計師:「含蓄的性感令我最著迷」
旗袍,予人感覺就是老文化。偏偏吸引著年輕女生翁婷婷 (Ding) 的目光,大概每個女生曾經都有一個女兒夢—開服裝店,裏面放滿美麗的衣裳,Ding如是,但有點不一樣—她渴望店裡放滿色彩繽紛的旗袍,擁有屬於自己的旗袍店。
Ding 創立旗袍小店,取其名為《嫣裳記》,Ding笑說:「嫣裳記的『嫣』是代表嫣然一笑,我覺得女生最美的時候,就是她們笑的時候,因此我希望每位女生都用開心來到我的店鋪穿旗袍。」她解釋,女生遊日,愛穿和服;遊韓,會穿韓服,這種的服裝文化體驗,香港卻從未出現。Ding認真道:「我會覺得旗袍能夠代表到香港六、七十年代,當時每個女生都會穿旗袍,這樣好的文化,我不認為要完全被速食時裝取替它。」
Ding受電影《花樣年華》的啟蒙,有如復古美人的張曼玉穿上旗袍後,美得令人窒息,也令Ding一下子對旗袍陷入狂熱境地—先是到上海找老師傅造旗袍;再到日本搜羅更多特色布料,回到上海後說服師傅「棄舊用新」。由被拒到換來對方一句「你的布很美,可以賣一些給我嗎?」
有點大無畏的Ding,以素人身份進入旗袍店這個傳統行業,每步都是靠自己一點倔強和堅持走出來。「當我要去做一件事,我會睡不著,整天就不斷想著我要去找旗袍。一開始我找廠商直接購入現貨,但我希望自己的旗袍擁有獨特性,因此我就直接飛到上海找上海師傅訂造。」面對有要求、有主見的老師傅,Ding花了不少唇舌跟他們溝通,好讓他們夜下對旗袍的「堅持」,終於被說服,願意配合眼前這位資歷尚淺的香港設計師。Ding要求這邊收高一吋、那邊改窄一些,就是這樣,造出一件又一件市面上難求一件的特色旗袍。
傳統旗袍大多用上貴價布料,如香雲紗、絲綢,Ding 選用的布料不屬綾羅綢緞,強調價錢是普羅大眾能夠負擔,而且每塊布料都甚有特色,女生真的會愛不惜手。眼前這位29+1後的小妮子,一邊將傳統揉合時尚;一邊努力喚起港人對本土文化的興趣,穿上旗袍,嫣然一笑,留下你最美一面吧。
Text: TopBeauty Editori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