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睡1小時大腦就會「中毒」!睡眠長期不滿7小時,大腦加速衰老,離失智更近一步!
在忙碌的現代生活中,很多人因為工作和生活壓力而減少睡眠,認為熬夜或睡少一點沒什麼大不了。然而,睡眠對大腦的影響遠比我們想象的要深遠。差一個小時的睡眠,可能就讓大腦處於「中毒」狀態,無法正常高效運轉。那麼,缺少睡眠到底會對大腦造成什麼影響?為什麼我們必須保證每天睡足7小時?又該如何改善睡眠質量呢?
Photo from IG@katarinabluu
一、缺少睡眠的影響
1. 睡眠是大腦的「排毒時光」
睡眠不僅是身體恢復的關鍵時刻,更是大腦自我修復的黃金時間。研究發現,睡眠期間,大腦的「清潔系統」——腦淋巴系統(glymphatic system)開始全力工作,清除腦中的代謝廢物和有害物質,尤其是與阿爾茨海默症等神經退行性疾病相關的β-澱粉樣蛋白。只有在深度睡眠階段,腦淋巴系統才能達到最佳清除效率。如果睡眠不足,尤其是少於6小時,大腦無法及時清除這些廢物,導致神經元受損,從而影響記憶、決策能力和情緒調節。
Photo from weibo@白鹿my
2. 少於6小時睡眠,大腦難以高效運轉
有研究表明,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大腦的反應速度顯著下降,處理信息的效率也大幅度降低。此時,你可能會感到異常疲倦,注意力難以集中,甚至情緒也開始變得波動。長期睡眠不足不僅讓大腦「堆積」廢物,還會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影響工作效率與學習能力,長期下去,甚至可能加速神經退化的進程。
Photo from IG@nanaouyang
二、最佳睡眠時長
1. 睡足7小時認知和行為表現最佳
那麼,究竟多長時間的睡眠最合適呢?根據多項研究,睡眠時間在7小時以上對大腦的認知功能和行為表現最為理想。研究指出,睡6-7小時的人群表現出最佳的認知功能,反應速度快,情緒穩定。而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往往會出現反應遲鈍、認知障礙和疲倦感。相比之下,超過7小時的睡眠,則有助於保持最佳的注意力、決策能力和情緒穩定性。
Photo from IG@katarinabluu
2. 睡足7小時仍然感到疲倦
如果你已經保證每晚7小時的睡眠,但依然感覺疲倦,可能是因為睡眠質量未達到標準。睡眠不僅僅是時間的堆砌,更需要完整的睡眠週期,尤其是深度睡眠階段。若你晚睡早起,或者夜間頻繁醒來,淺睡眠會影響大腦的修復與清理功能。睡眠質量的差異,可能是導致你早晨依舊感到疲憊的原因。
Photo from IG@nanaouyang
三、提升睡眠質量的實用技巧
Photo from IG@for_everyoung10
要想獲得最佳睡眠效果,改善睡眠質量是關鍵。以下是一些有效的睡眠習慣,幫助你提高睡眠質量:
- 睡前一小時遠離電子屏幕:避免手機、電視等電子產品的刺激,幫助大腦放鬆。
- 睡前準備:可以嘗試喝一杯溫水、泡泡腳或進行冥想放鬆,幫助身心進入休息狀態。
- 調整作息時間:保持每天固定時間上床和起床,幫助生物鐘同步,穩定睡眠週期。
- 避免飲酒和重口味食物:睡前飲酒或食用重口味食物會打亂生物鐘,影響深度睡眠。
Photo from IG@jennierubyjane
睡眠不僅僅是身體的休息時光,更是大腦自我清潔與修復的重要時刻。充足的睡眠不僅能讓你保持清晰的思維、情緒穩定,還能提升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記住,良好的睡眠為你提供了迎接新一天的力量,睡好每一夜,才能在接下來的每一天都充滿活力!
Text:TopBeauty 編輯部
Photo Source:IG@jennierubyjane、IG@for_everyoung10、IG@nanaouyang、IG@katarinabluu、weibo@白鹿my